公募基金新品升温态势明显 月内开始发行认购的基金多达132只
经济日报
进入11月份,公募虽然A股出现强劲反弹,基金金多但股指依然处在相对低位。新品不过,升温公募基金新产品发行却日渐火热。态势
据Choice数据,明显截至11月17日,月内月内开始发行认购的开始基金多达132只,半个月时间已接近10月份发行基金总数量的发行八成。从参与发行的认购基金公司来看,共涉及40家基金公司,基达不乏华夏基金、公募南方基金、基金金多博时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新品
基金公司实现盈利的升温最主要来源是收取的基金管理费,而决定管理费多寡的是基金资产规模。为了扩大基金管理规模,基金公司通常热衷在市场高位发行新产品,投资者认购基金的意愿也较强,此时发行新基金,不但募集规模大,甚至还供不应求;而在市场低位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高,基金新产品发行成功率不高,即便发行成功,募集规模也相对有限。比如,2015年4月份,上证指数曾处于4500点相对高位,当月多达98只基金发行,平均发行份额26.41亿份。
今年11月份伊始,尽管上证指数一度徘徊在3000点,但基金新产品发行升温态势越发明显。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有三点启示:
一是基金公司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整体转好,A股估值水平趋于合理,发行新基金也是合理的。今年三季度以来,经济形势有所恢复,市场流动性趋于平稳。作为预测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可控。现阶段选择低位持有股票,就成为基金发行火热的主要背景。
二是基金公司积极响应“鼓励行业机构开发各类具有锁定期基金产品”的号召,践行长期投资、“逆向销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适宜引导投资者入市并长期投资,将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低位布局、长期投资的战略决策,不但考验基金公司坚信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心,也考验着其对自身权益投资能力的信心,还考验着基金经理的长线投资能力。实施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将从技术上破解行业痛点,优化投资体验。
三是基金发行回归基金产品定位,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不再让基民承担高位发行基金带来的大幅度回撤。这一变化,将成为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泉。
今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有理由相信,只要基金公司不再以管理规模论英雄,不再“逢高”发行新产品,时刻心记“让利于民”,率先围绕投资者利益,不断塑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就一定能不断迈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娱乐)
- 汕梅高速将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
- 被罚逾30亿元后,这名“资本玩家”又被判赔偿470万余元
- 为双十一做准备!Redmi Note 12系列三款新机即将发布
- 德芯科技上会前夕撤回申请并终止IPO
- 港交所行政总裁最新发声!一则大利空,400亿巨头波司登大跌近9%
- 胡乃军:年轻人一旦收入大于消费 就应该开始做养老金融规划
- 国家卫健委:国庆假期临近 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 江苏调整2022年度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 智评理财风云榜||平均成立以来最大回撤0.1117%,国有理财公司回撤控制出众
- 交通运输部:乘车跨省出行前,备好48小时内核酸证明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A股的稳定性要高于外围市场,无需过度悲观
- 为产业突破厚积产业人才力量
- 全球需求放缓打压出口 韩国巨头企业库存增速创10年来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