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明明决定增产了,为何油价还在涨?
来自:金十数据 作者:盘叔
自从沙特和其他产油国同意加快开采速度以来,沙特石油价格几乎没有变动。明明周二,决定8月交割的增产布伦特原油合约收于每桶122.82美元,比上周四欧佩克+会议之前的为何价格还要高。
当所谓的还涨“石油央行”——沙特阿拉伯无法阻止油价上涨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沙特
欧佩克承诺了什么?为什么是现在?
在白宫施压数月后,沙特让步,明明与其他欧佩克+产油国在上周的决定会议上同意加快石油生产。该决定将欧佩克原本在9月增加供应的增产计划提前到7月和8月,每月将增加约65万桶/日。为何
欧佩克本次增产是还涨为了平息威胁全球经济增长的石油市场暴涨,这种暴涨将美国汽油价格推至历史高位,沙特还在中期选举前几个月给美国总统拜登造成政治问题。明明分析人士和一名外交官表示,决定该协议可能表明沙特与拜登政府之间的关系解冻。
为什么油价还是会上涨?
原因之一是新增石油产量实际上低于欧佩克提出的增产水平,而欧佩克+每月计划增产43.2万桶/日的计划已被市场消化。
再者,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许多较小的欧佩克+成员国也一直无法满足减产配额的要求,这使得欧佩克+的量比预期产量低了约260万桶,几乎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3%。
总而言之,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认为,欧佩克+在未来两个月将设法将日产量增加35.5万桶。
但与国际能源署(EIA)预测的俄罗斯今年下半年可能减少的300万桶/日石油供应量相比,这一数字微不足道。
前白宫顾问,Rapidan负责人Bob McNally说:
“这是沙特石油政策的彻底转变,但变化不大。这很难说是回到(沙特和美国之间)以石油稳定换取安全的旧基本协议,但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
其他石油生产商或消费者能否帮助遏制涨势?
美国希望欧佩克增产,因为其他石油生产商的石油供应增长也一直不温不火,尤其是在德克萨斯州。
近年来,美国页岩油供应商的大量生产帮助控制了油价,但它们仍然不愿加快新油井的钻探。相反,他们将从更高的油价中获得的意外之财投入到股息和股票回购中。
另外,美国鼓励委内瑞拉受制裁的石油部门出口更多原油的努力尚未奏效。
与伊朗达成一项允许其石油重返市场的新核协议仍然遥遥无期。
考虑到拜登决定取消有争议的Keystone XL管道的许可,要求加拿大生产更多石油在政治上对拜登来说是危险的。
但无论如何,来自这些国家的新供应都需要几个月才能到达市场。
与此同时,沙特加速增加供应的决定将进一步消耗欧佩克的闲置产能——这一因素支撑了过去的油价暴涨。指出,这种紧急供应缓冲现在已经降至200万桶/日的历史低位。
与此同时,消费继续增长,来自中国的石油消费可能会进一步走高。欧佩克认为,今年全球将每日消耗1.003亿桶石油,高于2021年的9700万桶/日。
随着美国夏季驾车旺季的到来,尽管过去一年汽油价格上涨了60%,但驾车者的需求依然强劲。
当美国人不消费石油时,炼油厂就将其出口到同样需求旺盛的全球市场,且市场还在担心制裁对世界上最大的炼油产品出口国俄罗斯的影响。
多年来对新供应的投资不足和疫情时期的经济刺激资金带来的消费热潮,导致供应紧张和消费者对石油需求旺盛,一些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的“超级周期”开始了,
称其为“持续的能源赤字”,并将持续到本世纪末。相比之下,欧佩克带来的适度增产可能不足以阻止这一势头。
美国政府还能做什么?
此前,IEA向消费者提供了减少石油使用的10点计划,但另一边,美国打开了紧急原油储备的水龙头,斥责石油公司涉嫌哄骗价格,并放松了一些空气污染规定,暂停联邦燃油税也在讨论当中。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压低油价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但这些举措可能会刺激而不是抑制对燃料的需求。
只有当需求开始破裂时,这种价格狂热才有可能被打破。然而,分析师表示,尽管过去两年油价上涨了500%以上,但以实际和名义价格计算,原油价格仍低于2008年的历史峰值,这表明它们可能还会走高。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写道:
“我们怀疑油价会涨至需求开始被破坏的水平,第三季度原油可能上涨至每桶150美元。”
阻止油价上涨的另一个方式则更合理,但也更令人担忧,那就是一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遏制原油需求的衰退。
(责任编辑:娱乐)
- 高途Q3财报:收入6.062亿元,宣布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将放慢升息速度 需评估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新能源和出口成为汽车产业“两驾马车”
- 浙江省工商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闭幕 王建沂当选主席
- Meta开发出懂谈判的人工智能,可“忽悠”人类玩家
- 中国青年报:高温天气下新能源汽车应经得住“烤验”
- 这把火是否会最终烧向蔡英文,岛内正密切关注
- 横店影视上半年由盈转亏,营收大降逾四成
- 减肥神药爆红背后
- “降息”10基点后,国常会部署降低企业、个人信贷成本
- 工信部: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农银理财前7个月实现净利润14.5亿元 三年累计创造理财收益超2000亿元
- 鹏扬基金杨爱斌:债券市场短期调整最剧烈时刻已过去
- 美欧干旱持续 北半球收成受“烤”验 国际玉米后市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