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时代提升对外开放?第十次上海公共外交对话会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陈少颖
6月30日下午,何疫海公话第十次上海公共外交对话会举行。代提6位专家学者围绕“控疫情,升对稳经济,外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分享交流。放第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现场致辞,次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通过视频致辞,共外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交对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何疫海公话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发表主旨演讲。代提上海市政协秘书长黄国平主持。升对
6月30日下午,外开第十次上海公共外交对话会举行。放第 上海市政协 供图“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次上但是共外我们必须清醒、冷静和定力。”吴海龙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当前,公共外交的重点工作是加大对外交流对话,只有通过交流对话,才能有助于增进了解和理解,减少误解、摈弃偏见。要找准对话对象,既注重对话国际友好人士不断增进感情,更加强对话有误解和偏见人士的工作,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思维,创新手段,讲好中国抗疫的故事,讲好上海重振经济的故事。
“面向未来,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建议,要以自贸区为抓手,制度型开放要在更新的层次上往前推进。要对标国际规则,营商环境要向更高的水平不断迈进。要打造标志性对外开放项目,宣传上海、推介上海要在更大力度上持续加强。
在分享交流中,6位嘉宾围绕“控疫情,稳经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在疫情时代如何开展好公共外交。
嘉宾们表示,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认清国际大势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好上海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外资跨境流动的全口径检测机制,加强对外企的了解。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认为,经历疫情,在沪外资企业依然把上海作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其中原因在于,5月底中央和上海政策相继出台,犹如强心剂和及时雨,6月复工复产的速度比预期好很多,显示出上海巨大的韧性和强劲的吸引力。
“良好的法治生态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证。”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从“稳经济”切入,分享了最近他在上海500家企业中做的调研结论,在沪企业对上海的法治生态寄予厚望,良好的法治生态是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证。他表示,上海作为具有法治基础和开放基因的城市,在法治建设方面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也能够完成中央赋予上海的开放枢纽功能的使命。
本文地址:http://bbs.milliejewelrymx.com/html/627d1039926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