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微塑料,正在威胁人类健康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韦香惠)直径小于5毫米,见的健康甚至达到纳米级,微塑威胁肉眼几乎很难发现的料正微塑料,却被人们不知不觉中吃、人类喝或吸进体内。见的健康研究发现,微塑威胁这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料正又一“隐形杀手”。目前,人类中国多地已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塑料治理。见的健康
资料图:工厂转向生产可降解塑料袋。微塑威胁 符宇群 摄微塑料可能伤肝肺
日前,料正一则关于微塑料会伤肝肺的人类研究登上微博热搜。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环境与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见的健康实验室结果表明,微塑威胁纳米级的料正微塑料可能进入肝细胞和肺细胞并破坏其正常过程,从而对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过去,人们对于微塑料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方面。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等人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提出微塑料概念。
2016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2017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通过 “二十国集团海洋垃圾行动计划”,使得微塑料污染在全球议程中得到重视。
近两年,科学家逐渐发现微塑料会伤害人体健康。2021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也在《环境与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发表相关研究,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
资料图: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符宇群 摄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长期以来,塑料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物质。人们认为,微塑料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胃肠道、胆道被排泄出体外。然而,有动物研究表明,小于10μm的微塑料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循环系统,并到达其他组织。
2022年,环境科学领域期刊《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一篇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团队的论文则表示,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实际上,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述南京大学的研究就发现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以及工作性质为粉尘暴露的参与者,粪便中的微塑料更多。此外,沐浴露、牙膏、防晒霜等个人护理用品以及洗衣机洗涤衣服产生的废水等都可能含有微塑料。
有相关研究者提出建议,大家生活中不要滥用塑料制品,吸管、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外卖盒等用后不随意丢弃;尽量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包括购买衣物时选择羊毛或棉质等天然材质;选择个人护理品时也要注意查看成分表,尽量不用带塑料磨砂成分的产品;以及做好垃圾分类也有利于减少微塑料伤害,使垃圾分类与塑料回收再利用相辅相成。
资料图:各类塑料制品。 徐翘楚 摄多地加强塑料治理
中国塑料污染治理也在积极推进当中,山西、河南等地已出台相关规定。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到,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部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2021年7月,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山西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并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明确了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名录管理。
2022年1月,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第十六条规定:依法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第十九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完)
(责任编辑:时尚)
- 美对华大打芯片战 美企却慌了
- 全球最大绿氢项目投产在即,专家预测产业规模将达千亿,概念股名单来了
- “扫地僧”张兴海
- 银保监会: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AMC改革化险方案
- 冯明远管理规模下降85亿,信达澳亚基金聘任新副总意欲何为?
- 浙江:旅游团队如有本土疫情省份旅居史,返浙核酸“落地检”
- 半导体周期反转之际,中芯国际的喜与忧
- 兰格钢铁:社库“八连降” 建材快板材缓
- 赣锋锂业:拟与富临精工投建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
- 以后去哪看球?这家上市公司确认失去西甲联赛版权,还面临巨额索赔
- “19富力02”增信措施变更:新增包头品富公司20%股权质押
- 马来西亚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9%,创一年来最快增速
- 净值化时代需正视风险 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 发行数量同比减少超7000只,银行理财“固收+”产品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