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套路”投资者:货基回报率仅1.28%,管理费收0.9%
编者按:
我们的套路研究发现当前有10只以上货币基金向投资者实际收取高达0.9%的管理费,比市场平均费率值高出2倍。中信证券者货同时,建投基回仅管这些产品业绩普遍低于行业均值。投资高收费、报率低回报,理费合理性存疑。套路
本文为系列研究第五篇,中信证券者货主要分析“智多鑫”,建投基回仅管后续将对类似产品及所属机构逐一进行分析。投资
根据2022年半年报,报率中信建投证券旗下的理费一只货币市场基金――“中信建投智多鑫”向投资者实际收取的管理费率达到0.9%,在同类基金中位居最高一档。套路但是中信证券者货,该产品给投资者的建投基回仅管回报率在同类中垫底,转型以来年化回报率仅约1.28%。
一款回报率低的货币市场基金为什么能够向投资者收取大比例的管理费?关键在于“浮动费率”规则设置不合理,费率“涨价”标准过低。
做个通俗的比喻,相当于一个考试成绩在全校垫底、多门学科不及格的绩差生,仍然能获得最高额的“奖学金”。原因在于奖金发放的规则由这名学生的家长参与制定,定了一个让自家娃能轻易获得奖金的规则。
2022年二季度,中信建投智多鑫收取管理费约2166万元。如果按照行业管理费率中位数0.27%测算,该产品转型以来向投资者或“多收”了超过1400万元管理费。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鼓励基金降低服务收费。中信建投证券是否应该对产品收费规则进行适当调整,避免损害投资者权益?
中信建投智多鑫:管理费率0.9%,明显高于市场均值
根据中报数据统计,目前有超过20只货币市场基金采取“浮动费率”制,其中至少有10只货基的最高一档管理费率为0.9%,并列第一名。
数据显示,当前存续的公募货基的管理费率主要分布于0.15-0.33%,费率平均值约0.28%、中位数为0.27%。由于这10只浮动费率产品实际上均按最高档,即0.9%收费,其管理费率达到同类平均值的3倍以上。
其中一只产品――中信建投智多鑫为中信建投证券旗下产品,其前身中信建投智多鑫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于2012年11月,是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022年4月,该产品转型为货币型集合资管计划,最新资产规模约达140亿元。
回报率垫底:转型以来年化回报率约1.28%
翻阅基金合同发现,中信建投智多鑫采取两档管理费率,低档管理费率为0.3%,高档管理费率为0.9%,其设置的分档标准为2倍活期存款利率。
简单来说,该产品七日年化暂估收益率若超过2倍活期存款利率,则收取0.9%管理费;否则收取0.3%。
公募化转型以来,中信建投智多鑫的业绩并不亮眼。2022年10月10日,中信建投智多鑫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0.899%,转型以来年化回报率约1.28%,在712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654,排名较差。
即便业绩排名靠后,中信建投智多鑫因七日年化收益率均维持在2倍活期存款利率(约0.7%)以上,2022年上半年仍然按照浮动费率的高档,即0.9%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
羊毛出在羊身上,中信建投证券这只产品的高昂收费实际上都由投资者承担。较低的费率跳转标准意味着基金管理人可以更容易收取高档管理费率,合理性令人怀疑。
高收费损伤投资者利益
2022年中报显示,中信建投智多鑫转型2个多月以来,共收取管理费约2166万元。同期,该产品的净利润仅约3023万元。
若将该产品的管理费率还原成行业中位数,产品年化总回报率将超过1.8%。高额的管理费,或大幅拖累了产品的整体收益。相当于将原本属于投资者的部分收益,变相装进了基金管理人的口袋。
按照货币基金行业管理费率中位数0.27%测算,该产品将只能收取近650万元管理费;如果按照0.3%的低档费率测算,该产品将只能收取超720万元的管理费,与当前实际值相差超1400万元。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中信建投证券是否应该对产品收费规则进行适当调整,避免损害投资者权益?
(责任编辑:娱乐)
- 智评理财风云榜||最高超业绩基准195BP,国有理财公司近6个月收益上线
- 89岁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吴宗国教授逝世
- 数字化浪潮下 银行业保险业如何转型
- 大手笔!比亚迪女高管“壕”捐50万股, 价值逾1.6亿!年薪比王传福还高200万!
-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8月8日复盘:市场情绪恢复中 主力资金出击6股
- 油价暴涨,摧毁了他们的生活
- 交通运输部:关于《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 微博Q2营收30亿元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32%,环比提升
- 高通胀下英国人忍无可忍!逾7万人打算停止支付电费,英国经济离衰退仅一步之遥
- 王座易主?先锋领航紧追贝莱德,这项数据仅差1亿美元!全球上演固收\
- 经济学家张奥平:经济实现环比修复,下半年稳增长仍在基建投资,恢复市场主体信心是关键
- 加密货币贷款机构Genesis称无意立即申请破产
- 软银过冬!史上最大亏损后,孙正义宣布大规模削减成本